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 
“红色光影”,讲述时光深处英烈动人故事

时间:2023-04-04 07:30:21    来源:南报网

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启动仪式举办

“红色光影”,讲述时光深处英烈动人故事

一封封写于硝烟战火间的英烈家书,一张张凝结着英烈铁骨柔情的旧照片,讲述着时光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昨天,“红色光影我们正青春——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启动仪式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内举办。


(相关资料图)

为充分发挥雨花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服务“大思政课”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联合南京传媒学院策划推出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第一季),共10集,每集约5分钟。该片以雨花英烈相关老照片为核心载体,配合烈士留下来的家书、信件、遗书等,通过微纪录片的形式讲述邓中夏、恽代英等10位雨花英烈生前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带领观众感受革命先辈们镌刻于灵魂深处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据介绍,在2021年,新华社推出了重点打造的微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它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上千万张历史照片,每一集节目用五六分钟时间、三四十张照片,带领观众重回历史深处,重温家国记忆。其中第二季第23集《永远是年轻》,讲的就是雨花台的故事,讲述人为新华社高级摄影编辑陈小波。而昨天启动的微纪录片《雨花台相册》,正是由陈小波携新华社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原创团队倾力打造。

“短短5分钟,要把英烈的生平事迹和感人故事浓缩、呈现出来,不是件容易事。”陈小波透露,第一集讲述的是邓中夏的故事,目前文稿已经反复修改了十多遍。在众多的史料文物中,一张邓中夏的全家福深深打动了她和编导。1929年初,邓中夏一家三口在莫斯科团聚,拍下了一张合影,那是邓中夏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儿子。这张照片是他们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全家福。在照片背后,邓中夏的妻子用俄文写了一句话“只给无所畏惧的男人”。而拍了这张照片之后没多久,邓中夏就回国了,不久妻子也被调回国内,孩子流落苏联,下落不明。照片里的孩子再也没有见过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也再没见过自己的孩子。

当天,由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主办,南京红色文化新媒体联盟承办的南京红色文化青年摄影大赛也正式启动。当天还依托南京红色文化新媒体联盟,成立南京红色文化摄影大队,用红色光影记录南京弥足珍贵的红色印记。此外,还举办了红色文艺汇演,来自南京传媒学院的师生,用舞蹈、朗诵、歌曲等文艺形式,创新演绎了雨花英烈故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标签:

读图

X 关闭

X 关闭